佛教
「六道輪迴」是佛教根本觀念,生命的轉換如春夏秋冬四季更替,每期雖有不同生命體及現象,但是生命本質卻持續存在。生死、死生是連續的循環,死亡不是生命的結束,而是另一輪迴的開始,因此佛教舉行喪禮目的在於協助亡者順利轉生或前往佛國淨土。佛教主張葬儀簡單、隆重,不吵雜、不燒紙錢、不可殺生,家屬應吃素念佛、淨守五戒,將功德迴向給亡者。佛教一般採用火葬和土葬,現今台灣的佛教較宣導以火葬將骨灰存放在寺院靈骨塔中,讓往生者可以聽寺院誦佛法。
1. 臨終助念
幫助往生者堅定信念,前往佛國靜土,虔敬助念8-12小時。
2. 遺體安置
移至醫院/殯儀館入殮冰存。
3.豎靈
為死者設立靈位,以鮮花素果供奉(不需燒銀紙、拜飯)。
4. 做七與法會 / 助念
早晚誦經,或延請法師引領誦念佛經,幫助亡者消業積德。
5. 入殮
遺體於沐浴、更衣、化妝後移置棺木入殮。
6. 出殯與告別式
由子孫/宗親/姻親舉行家祭、朋友賓客拈香弔祭,參與公祭。
7. 火化 / 安葬 / 晉塔
遺體火化後骨灰以罈貯存,存放於靈骨塔。
8. 安靈
佛教雖無安靈做法,但在傳統喪禮中仍有相同的祭祀做法。
8.百日 / 對年 / 三年 / 合爐
佛教仍與傳統喪禮相同,有祭祀和誦經儀式。